读书 | 尼采视角下,定义人与机器的边界
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 Mondrian
比如财富,权利或者是阳光,但我们从没有见过能够无休止延长的,遮天蔽日的树。因为一棵树的树冠太大,就很容易被风吹倒,这也就是树大招风的道理,人到了一定膨胀的时候就会离毁灭不远。
关注自己的每个感觉,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还能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避免情绪失控对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信仰崩塌以后,换来的又是什么的诞生?”荣念曾在《悲剧的诞生》海报中发出这样的诘问。他的作品,仿佛都是对现代社会的一个哲学命题的探讨。而观众在走出剧场之后,常常会陷入长时间的沉思。而这是当下消费娱乐的剧场文化所缺失的,也恰恰正是他所追求的。
尼采对康德美学的主要命题“无利害关系的愉快”极为反感,指责这一命题玷污了美和艺术。在他看来,审美绝非一种静观的境界,而是生命激情奔放的状态。尼采对美的追求如同对人生的要求一样,美必须表现出生命和力,他以这个标准衡量艺术,对颓废柔弱的艺术进行了猛烈抨击。
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