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焦虑时,不妨听听尼采的“喊麦”
荣念曾,香港戏剧导演,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香港当代文化中心主席。
要使他超越偏见,根据事物的真实关系作出判断,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在一个孤独的人的位置上,按照这样一个人根据自身的效用来判断一切事物。
一旦人人贪图享乐,促使社会运转的所有环节就会全部停工:官员们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学生们不思进取、浑水摸鱼;工人们迟到早退、消极怠工。由此,社会上的朝气与希望被逐渐消磨,国家也就因此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
"人只是上帝的错误? 还是上帝只是人的错误?"(《偶像的黄昏》)从批判和挑衅的角度质疑创造和存在。
“成见就是二等自由思想,谁为成见所左右,谁就选择某种被他认可的形式和公式。”
无论放在哪个阶段,浪费光阴,虚度人生都是十分奢靡和可耻的事情。可以想见,这样的社会并不是因为落后而衰败,正相反,是因为生产力过于发达,人民耽于享乐放纵而导致社会颓败。
一是作为上帝的代表的自然人的生老病死,如基督教中为给世人赎罪的而被钉死的上帝,杀死了上帝的肉体;二是被钉死的上帝的灵魂的消逝,即上帝对待“本恶”人类的同情与失望纠缠,情感上的纠葛让上帝放弃不死之身,最终结果了自己的灵魂。
科赫认为,独处的其他典型特征,如身体隔离、反思、自由和沉默,都源于,一个人的经验世界中没有其他人。
技术催眠是我用以描述我们越来越转向技术手段进行自我催眠这一现象的名词。这种对我们的人性的逃避、对我们的脆弱的逃避、对我们的有限性的逃避,今天仍然与我们同在,并且与尼采的预言相一致,只是相较于尼采时代变得更加严重而已。今天我们也许不太感兴趣佛教的精神层面或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层面,但仍然对自我催眠非常感兴趣,并且赋予自己大量的技术手段来让自己入眠,以达到今天我们可能描述为拖沓(procrastination)或更常见的“发呆”(zoning out)状态。
6 条评论